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活动图片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武胜蚕桑产业缘何能够重获新生?

    信息发布者:ABC广安市武胜县
    2019-06-13 16:15:42   转载

    武胜蚕桑产业缘何能够重获新生?

    来源:广安日报 点击数: 日期:2019-06-06 09:06 分享到: 0

    ●政府主导:坚持做到政府对蚕桑产业发展的“四个主导”,即主导规划编制、主导政策支持、主导基础设施配套、主导工作推进机制,让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。

    ●龙头带动:安泰茧丝绸公司自建高标准、高质量蚕桑示范基地1万亩,辐射带动业主、农户发展优质蚕桑产业基地2万亩,并对自建的1万亩示范基地,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实现公司与业主的利益联结,让企业、业主实现双赢。

    ●农民主体:构建以“农户+”为主的优质蚕桑产业发展机制,鼓励一般农户发展10—30亩以家庭农场为主的适度规模经营;鼓励企业将高标准规模产业基地反租倒包到农户;行情低迷时,对蚕茧进行保护价收购,行情正常时,采用按质定价,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。

    “太震撼了,武胜的蚕桑产业比我们想象中发展得更好!”日前,全省蚕桑农场主示范培训会在武胜县召开。走现场、看展板、听介绍,对许多与会代表来说,这次培训会,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: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、健全完善的保障措施、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……如此种种,无不让与会代表对武胜蚕桑产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。

    武胜县是传统农业大县,上世纪90年代,河东丝厂、龙女丝厂、中心丝绸厂在武胜呈现出“三足鼎立”的发展态势,为蚕桑产业在武胜农业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后来,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,丝绸企业市场不景气,蚕农积极性受挫,产业发展遭遇“寒冬”,栽桑养蚕一度成为翻篇的“老黄历”。然而,让人没想到的是,武胜蚕桑产业如今却迎来了发展中的“春天”。

    从“寒冬”到“春天”,武胜蚕桑产业缘何能够重获新生?

    政府主导

    为产业发展定向“把脉”

    5月26日上午,猛山乡敞口村蚕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里,桑枝迎风摇曳、桑叶一张一合、桑农若隐若现、桑田里欢声笑语,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,勾勒出一幅生动的采桑图。

    “这片桑园始建于2017年,面积达2800亩。”武胜县蚕桑局负责人刘国彦介绍说,以前这里是一片撂荒地,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,通过流转土地,并严格按照技术标准,引进业主建成了这个示范园。

    事实上,像这样的示范园在武胜县还有很多。近年来,武胜县利用蚕桑产业原有基础,全面推进蚕桑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,将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。同时,依托本地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安泰茧丝绸公司”)优势,将蚕桑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加以推进。

    在推进过程中,武胜县坚持做到政府主导,让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。坚持主导规划编制。坚持规划引领和区域化布局,科学编制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蚕桑产业专项规划,在全县建设省级蚕桑园2.5万亩、市级蚕桑园500亩。坚持主导政策支持。出台相关扶持政策,在桑苗采购、桑园管护、大棚建设等方面补助资金。坚持主导基础设施配套。整合全县涉农项目资金,对建设质量、规模达到标准的产业基地优先配套道路、水电等基础设施,改善其生产条件。坚持主导工作推进机制。坚持绩效评价、每月现场会、督查督办机制,确保蚕桑产业各项规划、项目建设有序推进。

    龙头带动

    企业业主实现双赢

    5月27日,武胜县中滩工业园区安泰茧丝绸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声轰鸣,缫丝、染色、运输……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生产。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陈勇介绍说,由于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过硬,很受市场欢迎。目前,公司订单充足,各车间都在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。

    “产品质量提升、订单充足,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原材料成本下降。”陈勇说,2017年以前,公司每年外购蚕茧达80%以上,加上物流、储存、损耗等,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。后来,政府大力引导发展蚕桑产业,这让企业看到了新的商机。当年,该公司与县政府签订了《建设武胜县现代蚕桑产业园区投资协议书》,根据协议规定,安泰茧丝绸公司在县内发展蚕桑产业的石盘、猛山、双星等6个乡镇自建高标准、高质量蚕桑示范基地1万亩,辐射带动业主、农户发展优质蚕桑产业基地2万亩。经过几年的发展,该公司已在猛山、双星等乡镇建成高标准、高质量蚕桑示范基地0.8万亩,带动业主、农户发展优质蚕桑产业基地0.7万亩。随着基地的相继建成投产,安泰茧丝绸公司实现了生产原材料由“外购”到“内供”的转变,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。

    值得一提的是,该公司对自建的1万亩蚕桑示范基地,主要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,通过“土地流转、科技助推、物资配送、金融支持”四个机制实现公司与业主的利益联结,即由安泰茧丝绸公司负责建桑园和购置养蚕设施,桑园丰产时再反租给业主经营,实行技术统一、服务统一、物资配送统一,与业主形成“服务式”“互助式”发展,让企业、业主实现双赢。

    农民主体

    养蚕致富热情高

    “离开农民谈发展,无异于无本之木。”刘国彦介绍说,如何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,是武胜县在发展蚕桑产业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。

    一般来说,养蚕周期大约为一个月,但就是这样一个“短平快”的增收产业,农民为什么不愿意干呢?经过调研发现,多数农民认为养蚕技术要求相对较高,市场行情也不稳定,挫伤了他们养蚕的积极性。

    “要帮农民把风险降到最低。”找到症结后,武胜县明确坚持农民主体,构建以“农户+”为主的优质蚕桑产业发展机制,鼓励一般农户发展10—30亩以家庭农场为主的适度规模经营,依托新型职业农民领办创办家庭农场,带动周边农户成为养蚕大户。鼓励企业将高标准规模产业基地按照10—30亩一个单位进行分解,然后反租倒包到农户。

    同时,对自建桑园的养蚕大户,武胜县给予物资、技术等支持。在蚕茧行情低迷时,对蚕茧进行保护价收购;行情正常时,则采用按质定价。如此一来,打消了农民发展蚕桑产业的顾虑。

    政策的支持,效果是立竿见影的。

    2014年,猛山乡白楼村村民但召友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之后,但召友夫妇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下,努力发展生产,于2017年实现脱贫。2018年初,但召友在村里承包土地30亩,兴建蚕棚,发展蚕桑业,一年收入10余万元,还被评为2018年度四川省脱贫榜样。

    2017年11月,双星乡工农村7组村民蒋春林通过流转土地栽植桑树,建成春林蚕桑农场,还在用于灌溉的山坪塘里发展池塘养鱼。等到桑树长高后,他又在林下发展小家禽养殖、间种黄精等,仅2018年,就实现收入近4万元。2019年,蒋春林计划养蚕80张,加上池塘养鱼、小家禽收入,预计利润可达11万元以上。

    …………

    截至目前,武胜县已发展蚕桑类家庭农场50余家,发展养蚕大户200余户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